为了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文化身份和核心价值观,更有效地向世界传递中国的声音,以“中国身份认同与核心价值观的全球传播”为主题的跨文化对话于4月13日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虹口校区成功举行。出席此次对话的嘉宾有中央电视台著名英语节目主持人、上外校友杨锐先生,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中国驻德国使馆教育处公使衔前参赞姜锋博士,国际跨文化心理学协会(IACCP)前任主席、香港理工大学Michael Bond教授,国际跨文化研究科学院(IAIR)院士、香港中文大学Jane Jackson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助理、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学会会长孙有中教授,以及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国际跨文化研究科学院(IAIR)院士 Steve Kulich教授。能容纳两百多人的报告厅座无虚席,济济一堂。
下午两点,跨文化对话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对外合作交流处处长张红玲教授的主持下正式开始。对话的第一部分是嘉宾两分钟陈述。姜峰和Jackson首先发言 ,他们都强调,在对外传播中国身份认同时,需要考虑其不同层次,因为国家身份认同不是一个单一的概念,它包含多重内容。Bond认为,中国身份并不是只有中国人才能代表,在华工作和生活的外籍人士同样可以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大使。孙有中教授认为,跨文化对话的基础和落脚点在于“理解”。为了让世界更好地理解中国,要区分普世价值和普世概念。Kulich认为,搭建跨文化桥梁的一个重要方法是跨文化教育。
尽管处在全球化时代,国与国之间还是存在严重的信息逆差,中国没有被世界真正地理解。针对这一现状,杨锐围绕国和家这两概念与嘉宾展开讨论。嘉宾 们一致认为 ,不能简单地将文化等同于国家。姜锋认为,中国的家庭观念内涵宽泛,重友谊,重亲情,人情味比欧洲更浓重,家庭因此成为中国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基础。孙有中则指出,中西方对国与家的关系的认知有很大差别。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国家和家庭相伴而生,家为国之基,国有家而成。而在西方,国家往往被视为邪恶的象征,需要受到管制。Kulich认为,无论来自哪个国家、有什么家庭背景和身份,归属感最重要。
接下来,杨锐指出,国际社会对中国形象的理解常常会与意识形态联系起来,强调中国是信奉共产主义的国家,于是带着政治的有色眼镜来审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崛起。针对这一问题,Jackson认为,人们往往容易被一种观念所局限,给中国带上了一个政治标签,而忽视中国日新月异的改革与发展。Kulich认为,贴标签往往导致误判,只有超越意识形态,发展文化间的友谊,才能真正理解当今的中国。Bond认为,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现在和将来。人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家庭背景和国籍,但可以选择未来。
讨论的第二个环节是经济繁荣与文化发展。杨锐从亚洲四小龙的故事为切入点,提到了与西方不同的政治模式——新威权主义。中国政府可以说是一个威权政府,经济不完全依靠自由市场,计划经济依然存在。Kulich认为,意识形态和友谊并不矛盾,不同意识形态下的人们可以成为朋友,政治和经济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针对过去30年中国经济的突飞猛进,孙有中指出,推动中国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力量来自于中国政府及政府规划。一个人口众多,国情复杂的发展中大国需要强大的领导力。中国人勤劳肯干的优良传统和衣锦还乡的传统观念也是是中国经济奇迹的推动力。杨锐随后补充说,在改革开放初期,海外华人做出了巨大而卓越的贡献,他们在中国进行规模庞大的投资,有强烈的身份认同,认为无论在哪儿,自己首先都是个中国人。中国的崛起绝对离不开这些家庭观念强烈的海外华人和以家庭作坊起家的公司企业。
姜峰在总结时特别指出,用西方的视角观察和分析中国是有局限性的,要向世界介绍中国,需要用符合中国人和中国核心价值观的方式来讲述中国的故事,而不是套用西方的话语和模式进行宣传,否则效果会适得其反。他认为,中国人的身份与核心价值观的全球传播需要立足中国的现实,加强本土的实证和田野研究,总结出切合中国实际的话语体系。
在现场提问环节,观众与嘉宾之间就中国人的面子观、宗教信仰与文化间的关系、出国留学对身份认同和文化传承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互动。主席台两侧的大屏幕上即时显示场内外观众的微博留言。整个活动采用全英语的交流方式,活动过程气氛热烈而不失庄重。嘉宾开阔的视野,深邃的思想和观点的交锋令现场观众钦佩不已。而观众犀利的问题以及与嘉宾热烈的互动将整个活动推向高潮。一小时四十五分钟精彩纷呈的对话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