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和日本著名学者来上外讲学
发布时间: 2012-04-16 浏览次数: 212

为进一步加强高端学术交流和高层次研究型人才培养工作,德语系近期邀请德国日耳曼学研究界著名学者柏林洪堡大学恩斯特•奥斯特康普教授(Prof. Dr. Ernst Osterkamp)与其夫人博瑟博士(Dr. Ulrike Bosse)来上外讲学。讲座于3月26日至4月1日分别在上外虹口与松江两个校区举行。

德语系卫茂平教授、谢建文教授和杨劲副教授组织安排了此次学术交流活动。马佳欣副教授、陈虹嫣博士、梁锡江副教授、李益博士,德国外教莱西纳女士(Maike Lechner-El Kehal)、奥地利外教韦伯女士(Lydia Weber),德语系三年级本科生、2011级硕士研究生、2010级与2011级博士研究生参加了学术报告会。

奥斯特康普教授共做了4场学术报告。讲座主题以德语近、现和当代文学为重点。报告题目具体如下:

1、绞刑架与妓女:德国启蒙文学家利希滕贝格的痴迷(Der Galgen und die Hure:  Lichtenbergs Obsessionen);

2、当代文学中的过往之呈现(Die Präsenz der Vergangenheit in der Gegenwartsliteratur);

3、歌德长篇小说《亲合力》中的孤独与弃绝(Einsamkeit und Entsagung in Goethes “Wahlverwandschaften”);

4、席勒的人类学戏剧《强盗》(Friedrich Schillers anthropologisches Theater “Die Räuber”;

奥斯特康普教授学术视野宏阔,功底深厚,研究视角新颖,观点独到,颇具思考激发力;清晰梳理理论线条,不时穿插相关例证,获得现场热烈的回应。四场讲座的涉及面广阔,从18世纪启蒙文学、狂飙突进、古典主义一直到21世纪的当代文学,对在场师生是一次难得的精神大餐;在提问环节,本、硕、博士生和青年教师尤能与奥斯特康普教授形成积极的智性互动,本科学生提出了与当代文学家庭小说关系紧密的文学虚构性问题,还询问了阅读之窍门,奥斯特康普教授给出了坚持每天早餐后阅读半小时世界经典文学的建议;硕士生与奥斯特康普教授关于歌德的孤独、情与爱展开了细致深入的讨论;博士生聆听了在两场内容上形成很好呼应的关于人类学的报告后,也提出了关于人类学作为文学研究方法的核心问题。上外师生的认真倾听讲座和独立思考、科学探讨的勇气和能力都给奥斯特康普教授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之前,日本早稻田大学埃贝哈德•赛费勒教授(Prof. Dr. Eberhard Scheiffele),亦应德语系之邀前来讲学,于3月26 日在松江校区为2011级硕士生做精彩学术报告:“尼采、德国与德国人”(Nietzsche, Deutschland und die Deutschen),引发长时间热烈的讨论。

两位著名教授此次来上外讲学,乃德语学科今年又一次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于同学们学术视野的拓展、国际学术交流能力的提升,对德语学科内涵建设的强化,颇具意义。

感谢学校对外合作交流处的相关支持!

链接1-2:

1、恩斯特•奥斯特康普教授生于1950年,1992年被聘为柏林洪堡大学教授,四级教授(教授最高等级)。出版论著/编著21部,学术论文120篇,发表专业书籍评论82篇,当代文学评论51篇(《法兰克福汇报》)。他于2003年当选为美因茨科学与文学院院士,2006年当选为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院士,2010年当选为德国语言文学院院士。系德国施特凡•格奥尔格基金会董事会委员,德国研究基金会文学专业领域发言人,参与决定项目基金的分配,1996-2008年间担任席勒研究学会理事会理事,2004-05年间担任魏玛古典主义基金会结构调整委员会委员。奥斯特康普教授十分重视与国际日耳曼学学者的合作交流,尤其与美国学界有频繁交流,2000-01年在洛杉矶担任过一年的访问学者,于2011年8月和9月在纽约州立大学担任客座教授,并五次应邀赴韩国讲学和参加会议,来上外德语系讲学是他首次到中国。

2、埃贝哈德•赛费勒教授(Prof. Dr. Eberhard Scheiffele),日本早稻田大学德语系教授,1942年出生于德国斯图加特市,1971年蒂宾根大学博士毕业,1988年成为日本早稻大学教授,并出任多所大学客座教授。研究方向涉及德语文学、文学理论和哲学理论。重点研究托马斯•曼、接受美学理论、文学与哲学解释学和跨文化日耳曼学等。发表相关著作与论文100余部/篇。(德语系 杨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