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大学校长团”来了,50多位大学“掌门人”在上外进行高阶版头脑风暴

发布时间:2019.12.08发布者:王慧浏览次数:304设置

国内外大学校长各抒己见,探讨新时代大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在松江大学城有一所学校,不仅集齐了42种授课语种,8种建筑风格,近日更是吸引了来自十多个国家的百余位国内外大学校长和高等教育精英“组团”前来。12月7日至8日,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办的“大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外大学校长学科建设”研讨会上,各国大学校长各抒己见,探讨新时代大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如何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探索现代大学发展的新路径?外语教学怎样突破学科壁垒,促进跨学科研究创新?正值上外建校70年之际,50多位来自国内外大学的掌门人展开了一场“头脑风暴”。

 【“跨学科”研究将成为常态】

      据教育部统计,2018年,中国共有高等学校2940所,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3833万人,在数量上已达到全球第一。“大学要促进内涵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上,让大学贡献更有质量。”研讨会上,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说。

      如何提升高校办学质量?在同济大学校长陈杰看来,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高校最需要担心的,是学生“有专业、无专长”的情况。“人工智能时代,专业知识的差距正在缩小。在这种情况下,多学科交叉将成为常态。”陈杰说。

    跨学科研究是否有必要?英国莱斯特大学副校长亨丽埃塔·奥康纳(Henrietta O’Connor)分享的一个案例,让人看到了“跨学科”发展的无限可能。

   “通过跨学科研究,我们发现了英国国王理查德三世的墓地。”亨丽埃塔·奥康纳说。英国金雀花王朝最后一任国王理查德三世在历史上颇受非议,甚至被莎士比亚描绘成最丑恶、凶残、无情的君主。战死沙场后,他的骸骨去向一直成谜。据考古专家推测,他的墓地应该在英国莱斯特。因此,莱斯特大学的专家也启动了相关研究项目,他们根据推测后,在莱斯特市中心的一个停车场地下发现了骸骨。

      不过,这是否真的是理查德三世?为了查明真相,莱斯特大学马上组织遗传学专家加入科研,并从骸骨中提取了DNA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这具骸骨确实就是理查德三世。此前,这具骸骨已经在地底长眠了500多年。“从这个例子我们就可以看出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这将会深入人们对各个学科的了解。”奥康纳女士说。


【打破壁垒,给学科更多附加值】

      如何打破学科壁垒,促进跨学科研究创新? 为了给学科带来“附加值”,意大利那不勒斯东方大学正通过知识与技能间的互动,“激活”学科发展。学校校长艾尔达·默里奇奥(Elda Morlicchio)介绍,为了培养博士生的跨学科能力,学校正在推行“双导师”制,让学术界导师与业界导师共同培养博士生。“人文学科与技术的交融可以在大学使命的所有三个维度上推动创新,即研究、教学和最终的知识转化。”艾尔达·默里奇奥说。

    在全球化背景下,一些高校正互相联手,进行“跨学科”人才培养。德国拜罗伊特大学就在上外设立了首个海外办事处。两校合办的德语经济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让国内研究生前往德国学习经济学专业,并在毕业后获得由上外颁发的德语和经济学位双学位。“这是一种创新型的项目合作。明年我们还将推出跨学科双学位本科项目,这是一项具有积极意义的挑战。”德国拜罗伊特大学校长斯蒂芬·莱布尔(Stefan Leible)说。

  “我认为,与其说‘跨学科’,不如说是‘后学科’。”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校长代表阿列克谢·沃斯克列谢恩斯基(Alexei Voskresenskiy)的中文发言,获得了全场的笑声和掌声。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共有53种外语语言学科,但如何打造跨学科专业,成为了学院探索的方向。“后学科”如何超越单一学科?32年前曾来上海求学的沃斯克列谢恩斯基先生给出的方案,则颇具中国文化的精髓——“和而不同”。他认为,跨学科不应该只是简单的加法,而是要让不同学科向同一个角度进行多元化地发展。


【人工智能翻译成讨论焦点】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给高校学科带来冲击。据欧盟委员会口译总司司长佛洛利卡·芬克-霍伊尔(FlorikaFink-Hooijer)介绍,人工智能正在给欧盟口译司带来新的变化,“欧盟现在一年有1万多场会议,需要进行大量的口译工作。我们已经在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口译工作的进行。”

      专业译者是否会被人工智能取代?这一话题已成为成近年来讨论的焦点。外语类院校校长在发言中,就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这一话题。

    “在科技进步使机器翻译成为现实的今天,学习外语意味着什么?”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校长林佳世子的提问引人深思。与上外一样,东京外国语大学也以外语教育为基础,侧重于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和研究。随着越来越多外国人来到日本工作,外语教育还需要为多元文化的共存做出贡献,“外语教育不是简单地传授如何用一组单词代替另一组单词的技巧,而是帮助学生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社会和心理,并与他国建立联系。”

    “生活在数字时代,我们的教学也要提高学生在数字时代的技术使用能力,并且进行数字时代语言学研究,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新时代下的人文学科。”据韩国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尹锡晚介绍,和上外一样,学校近年来也实行“多语种+”战略,增设了多语言识别、人机对话、语言识别跨文化管理等学科,扩大了语言学科的有效性,使外语教育更有战略性意义。

      在8日举行的“大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主题仪式上,22位中外校长也表达了对于上海外国语大学建校70年的祝福,并共同倡议“携手谱写人类共同命运的教育新篇章”。据悉,上外目前已与62个国家和地区的425所大学、机构和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



   来源 / 上观新闻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