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场邂逅:2018夏季学期香港大学翻译研修班在上外举行

发布时间:2018.06.28发布者:王慧浏览次数:1018设置

        64日至15日,我校开展了为期两周的2018夏季学期香港大学翻译研修班。此次活动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和香港大学合作举办,被纳入教育部“港澳与内地高等学校师生交流计划”(万人计划)项目,意在依托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翻译教学优势,通过翻译专题讲座和实地文化调研,使港大学生深化对翻译的认知与学习,并切身体验上海的人文魅力。

        在为期两周的活动中,来自不同专业的香港大学学生聆听了十一场翻译专题讲座,参加了两校学生座谈交流会,并实地调研了上海多处人文景点。专题讲座令港大同学对不同类别与方向的翻译有了更为系统和深入的认知,并通过实践练习领略了翻译之难与翻译之美。文化调研则在丰富学习生活之余,让同学们感受到上海中西交融、古今相映、集繁华与古朴于一城的独特魅力。

译学纵览走进翻译新世界

        上外英语学院与高级翻译学院诚意满满,派出顶尖师资为同学们精心安排了十一场干货十足的翻译讲座。

        英语学院的老师们主要围绕笔译,从实践和研究两大角度带领大家深入了解笔译的各个分支。孙会军、肖维青、候靖靖以及赵璧老师分别结合文学、歌词、影视与新闻的不同特点,在四场讲座中为大家系统介绍了歌词翻译、文学翻译、影视翻译与新闻翻译各自的发展历程和翻译手法,并结合代表译作分析不同译文的表达效果。很多同学表示,翻译与这些学科的结合很有趣,且翻译在传达文字美感方面担负重任,也正因此,翻译绝不是简单地文字转化,而是需要深入钻研的文学再创作。

(文学翻译漫谈 授课教师:孙会军)

(歌词翻译初探 授课教师:肖维青)

(影视翻译漫谈 授课教师:侯靖靖)


(新闻翻译 授课教师:赵璧)

        刘全福教授的英汉对比与翻译系列讲座和吴其尧教授的文学翻译之难讲座则以学术的角度,分别从中英文本身的差异及文学的语域特征入手分析了翻译的难点,介绍了不同的翻译理论并引入了翻译的批评研究,让同学们再次感受到翻译的细致与考究。

(英汉对比与翻译 授课教师:刘全福)

(文学翻译之难 授课教师:吴其尧)

        此外,万宏瑜副教授从口译入手,系统地向同学们展示了如何构建背景知识网络,以及如何进行译前准备,为大家口笔译能力的提升给出了具体的建议与指导。

(背景知识与口译能力的提升 授课教师:万宏瑜)

        高级翻译学院老师们的讲座主要围绕口译。上外高翻学院副院长、联合国会议口译议员戴惠萍教授根据自己在多个国际组织的工作经验,向同学们介绍了口译的基本原则、工作方式、在国际会议中的角色以及译员的职业发展路径,让同学们对口译行业有了整体的认知。

(左一为戴惠萍传授经验,后右一、二为张爱玲、李正仁 )

        曾任联合国口译司司长的李正仁则聚焦口译技能的进阶发展,带领同学们体验联合国真实的交传现场并进行了视译演练,让同学们对口译工作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此外,李老师还为大家系统介绍了联合国的组织架构以及语文工作组的不同岗位,为有志于联合国工作的同学答疑解惑。

(李正仁讲述口译技能的进阶发展“交传与视译”)

        上外高翻学院院长张爱玲教授与瑞士日内瓦大学高翻学院的Hannelore Lee-Jahnke教授一同为大家带来以人工智能为主题的同传演练。同学们分批进入同传箱,挑战将教授的英语演讲同传为普通话或粤语。同学们纷纷表示,同传中输入、转化与输出的每一个环节都十分考验功底,要同时兼顾更是难上加难。而在讲座最后,张院长特意请来与上外合作的科大讯飞演示了仍在开发的口译助手软件,让同学们亲身体验人工智能在口译方面的成就与局限,激发了同学们更多的兴趣与思考。

(从左到右依次为张爱玲、Hannelore Lee-Jahnke、Martin Thomas Forstner)

        在参与了十一场讲座之后,同学们感到收获颇丰。尤其是非翻译专业的同学,更是加深了对翻译的了解并心生敬畏。就如张书涵同学所说,原以为只要英语好就可以做翻译,但越接触越觉得远远不够。

沪港联心友爱与想法齐飞

        两地共学,其乐融融,松江校区的两校学生交流会上,同学们从微观谈到宏观,就大学生活的趣闻趣事,谈到教育体系的异同。结识了新朋友,建立了新见解。

        上外王铭德同学对港大同学的善思勤奋印象深刻,他回忆道:“大学中总有那么几节课不对胃口,我们大多数都在玩手机和睡觉中度过。但是,香港同学会请假,去图书馆学习自己真正想要的知识。他们真的很好学,很有勇气和想法。”

(同学们热烈交流)

文化之旅 品申城万象风情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加深香港同学对上海的了解,我校利用周末和假期为大家安排了丰富的文化研修,让同学们走出校园,感受真实的魅力上海。

        从古色古香的豫园到高楼林立的陆家嘴金融中心,同学们游走在历史与现代之间,感受它们在上海的完美融合。端午节期间学校还特意安排了同学们游览朱家角。迎风泛舟,游览本土古宅,在层层叠叠的摊贩中穿梭,被此起彼伏的叫卖粽子声包围。同学们沉浸于江南水乡的美丽,更陶醉于热闹有趣的的古朴人情。  

        为了让港大同学进一步了解上海的历史与发展脉络,学校特地安排上海博物馆、上海历史博物馆、上海城市规划馆的参观活动。 上海博物馆古朴粗旷的钱币青铜、精雕细琢的玉器家具、潇洒恣意的书画作品以及纷繁夺目的民族展品让同学们领略到祖国艺术的动人心魄和包容并兼。历史博物馆与城市规划馆则聚焦申城脉络。同学们以重大历史节点为线索,以新媒体技术为窗口,生动领略了上海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同学们仔细查看城市发展册)

        中共一大会址是文化研修的最后一站。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之地,见证了艰难紧张的时局,承载着革命前辈的坚守。在一大会址同学们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引领国人冲破黑暗、迈向新征程的历史,感悟要不忘初心,鼎力前行续荣章。

结营仪式回顾总结再启程 

        结营仪式当天,英语学院赵璧老师受邀担任嘉宾点评。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展现学习成果。各小组或以文化的视角比较两地的异同,或以学术的眼光分析翻译的法则,将体验与知识结合,将课堂与思考结合,为研修班画上完满的句号。  

        同时,赵璧老师针对同学们的表现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并希望同学们利用好特殊的地理优势和文化身份,在体验中萃取文化精华,积极思索其中的联系,取得更深的理解和更大的进步。

 

(赵璧老师点评)

        在上外老师们的精心安排下,2018夏季学期香港大学翻译研修班圆满结束。通过两星期充实的学习与实践,港大同学对翻译、对上海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在拓宽视野的同时也收获了与上外师生的友谊。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