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研究和歌德在亚洲的接受”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外召开

发布时间:2016.10.17发布者:王慧浏览次数:874设置


为了推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歌德全集》翻译”的深入展开,促进跨文化背景下歌德学与歌德接受研究的成果与思想交流,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在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和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上海办事处的大力协助下,于2016106-109日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虹口校区主办了题为“歌德研究与歌德在亚洲的接受”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德、日、韩四国学者,中德高校硕、博士生70余人与会

出席研讨会的有: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博士、“《歌德全集》翻译”首席专家上外德语系卫茂平教授、柏林自由大学教授、《国际日耳曼学会年鉴》执行主编汉斯·格尔特·罗洛夫先生(Hans Gert-Roloff)、柏林洪堡大学恩斯特·奥斯特康普教授(Ernst Osterkamp)、柏林自由大学犹塔·穆勒-塔姆教授(Jutta Müller-Tamm)、日本应庆义塾大学粂川麻里生教授(Mario Kumekawa)、韩国国立首尔大学全英爱教授(Chon Young-Ae)、柏林自由大学汉斯·费格尔教授(Hans Feger)、北京大学李昌珂教授与胡蔚副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王炳钧教授、四川外国语大学冯亚琳教授、复旦大学魏育青教授、李双志教授和吴勇立副教授、浙江大学范捷平教授与刘永强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薛原博士、同济大学施显松副教授和张克芸副教授、华东理工大学次晓芳博士等。

与会代表还包括:上外科研处处长王有勇教授、学科办主任王志强教授、德语系陈壮鹰教授、谢建文教授、张帆教授、胡凯教授、王蔚副教授、杨劲副教授、陈虹嫣副教授、胡丹副教授、李益博士、《歌德全集》翻译项目组秘书黄艺博士、谢娟博士、外教加布里埃勒·伊丽莎白·奥托博士(Gabriele Elisabeth Otto)、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副编审毛小红与编辑陈懋、柏林自由大学博士生和我校硕、博士生等。会议开幕式由谢建文教授主持

107日的大会开幕式上,姜锋书记致欢迎辞,代表学校对所有与会者表示热烈欢迎与感谢。他引述歌德给亚历山大··洪堡的信函,阐明文学对歌德而言是一种世界观和生活方式。在讲话中他提到,当今社会,信息化时代为我们带来了便利,但同时数码技术又将世界碎片化。而我们今天因为文学、因为歌德相聚上外。在这个碎片化的世界里,是歌德把来自不同国家、民族的我们聚合在一起。文学让我们成为一个整体。随后,卫茂平教授介绍了“《歌德全集》翻译”项目产生的背景和过程。卫教授指出,该项目旨在第一次在汉译语境中推出《歌德全集》汉译本,重点译介歌德尚不广为人知的作品,填补歌德在中国译介和接受的空白点。他认为,翻译需要建立在对歌德作品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因此,本次研讨会对翻译项目的推进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罗洛夫教授在发言中表示,他非常看重中国的“《歌德全集》翻译”项目,认为完成这一项目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更需要很大的勇气与艰苦的付出。德语系系主任陈壮鹰教授在发言中认为,翻译歌德是整整三代人的梦想,在郭沫若等前辈做出努力尝试的几十年后,卫茂平教授领衔这个项目,意义深远。

7日上午的研讨由王炳钧教授与犹塔·穆勒-塔姆教授主持。恩斯特·奥斯特康普教授在题为《自然中的历史印记:歌德对风景的描述》的报告中探讨了歌德描述风景的方式和歌德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报告认为,歌德作为旅行者,将风景文学化的同时借助自然科学的材料,通过文字、绘画二者的结合来描绘风景;冯亚琳教授的报告题为《歌德的“文化小说”?——论<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中文化与自然的关系》。报告指出,歌德认识到并承认世界的对立性以及文化与自然的相互交织关系,生存于自然环境中的人维护传统,并进行艺术创作,人类文化即以这种方式实现自身。就此意义而言,小说《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可以称作是一部“文化小说”。在这里,“文化小说”并非作为一种体裁,而是一种使文化与以自然为最优先要素的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的小说类型;粂川麻里生教授在题为《日本跨学科的歌德接受与佛教传统》的报告中;首先介绍了日本歌德自然科学协会:该协会成立于1968年,着力于研究歌德作品中的自然科学。粂川麻里生教授指出,日本学界自译介歌德作品之初,关注点就不仅放在歌德的文学作品上,而是同样重视歌德的自然科学研究论著。报告还对19世纪末以来日本的歌德接受史进行了梳理,重点论述了日本的佛教传统在此过程中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并特别介绍了日本作家、文学批评家正宗白鸟的浮士德批评。

7日下午第一场研讨由魏育青教授与冯亚琳教授主持。首先由全英爱教授作了题为《翻译的跨界:新<浮士德>和韩国的<歌德全集>翻译项目》的报告。报告从宗教、社会文化历史、语际差异三个角度分析了译者在翻译一部《浮士德》这类作品时遇到的种种问题。此外,报告人还举例阐述了其在翻译歌德诗歌时对应处理译文与原诗的韵律与节奏的尝试,试图用韩语的韵律表现出诗歌原有的音乐性;胡蔚副教授在报告《中国启蒙话语中的浮士德形象变迁》中,以1919年、1949年、1978年为分界点,将中国的浮士德接受分为四个阶段,分析了浮士德形象在中国各个时期的变迁,从不懈追求、体现“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精神的英雄形象,到一个追寻探索迷惘灵魂的新潮人物,最后成为得不到救赎的罪人或自私的愤世嫉俗者;刘永强副教授在题为《歌德的跨文化尝试——以他对中国诗歌的翻译为例》的报告中将翻译理解为一种跨文化的尝试,分析了歌德对《花笺记》中诗歌的翻译及再创作。报告认为,歌德在此过程中,以自己的风格、新的诗歌形式和表达方式对诗歌进行了阐释与演绎,使之更加具象化,措辞也更为准确。

7日下午的第二场研讨由恩斯特·奥斯特康普教授主持。李双志教授在报告《通过文化接触和视野融合构建第三空间——德国汉学家如何谈论歌德》中,分别介绍了汉学家卫礼贤、福兰阁和德朋关于歌德的文章,并通过对比探讨如何构建文化交流的“第三空间”;薛原博士在报告《对比中德戏剧里的美学文字——以歌德、席勒和王国维为例》中分析了歌德戏剧在中国接受的形式和程度,重点分析了王国维对歌德的接受,认为相关要素主要体现在其著作《宋元戏剧史》中。她还分别探讨了莱辛、席勒、歌德和王国维关于自然性的观点;博士生程林在报告《感伤的胜利?——歌德自我讽刺式的维特接受》中,比较分析歌德荒诞喜剧《感伤的胜利》中的主角和维特,重点剖析了歌德自己对维特接受的看法与态度。

108日上午的第一场研讨由汉斯·费格尔教授和全英爱教授主持。犹塔·穆勒-塔姆教授在报告《歌德的“科学史”和“知识史”》中,首先梳理了科学史和知识史的概念体系,然后深入讨论了歌德对两者所作的区分和阐述及其重要意义,并阐述了其与知识文化史的关系;李昌珂教授的报告《人性之作》由二战后德国的“再教育”政策引入对歌德日记体创作《围攻美因茨》的探讨。他从政治学和文学角度讨论这部作品,并摘选文中片段进行深入解析,生动再现了书中内容及思想:美因茨的衰落其实象征着欧洲的衰落和人性的毁灭;吴勇立副教授在报告《卡夫卡:无法接近的古典主义》中指出,作为文学天才的弗兰茨·卡夫卡对古典主义知之甚少,甚至认为18世纪的语言已经过时。报告根据其日记分析了卡夫卡和以歌德为代表的古典作家之间的根本差异,并探讨了其中的原因。

上午的第二场、亦即本次会议最后一场研讨,由粂川麻里生教授和胡蔚副教授主持。杨劲副教授的报告《小说<亲和力>中的书写和交流》探讨了小说中的书信交流,分析了书信在小说情节中的转述功能,并借助媒介理论讨论了其对人物关系的影响作用等;基于歌德晚年对中国的接受,范捷平教授在报告《歌德组诗<中德四季晨昏杂咏>中的色彩游戏》中,从语义学、美学和文化学角度对这一组诗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中象征性的色彩游戏对跨文化自然理解的影响。此外,他还分析了王维诗歌如何在色彩运用中体现中国水墨画特色,并探讨了歌德的诗歌是否也带有诗画结合的特征。

上述精彩的报告,引起了与会者踊跃的提问和讨论。有些讨论的环节尤其热烈:例如,穆勒-塔姆教授的报告促发姜锋书记就歌德在知识与科学(知识学)之间的区分关系和其在科学问题上的双重态度等发表相当长篇幅评述,且引发了他关于中国语境下科学概念之辩与中国日耳曼学学科扩展能力和跨学科发展的感想。

会议闭幕式由杨劲副教授主持。她对大会做了很好的简要总结。会议最后,谢建文教授衷心感谢所有与会者、尤其是从德国、韩国与日本远道而来的嘉宾,感谢他们积极的参与和倾情的付出。这次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展现了中、德、日、韩四国歌德研究与歌德接受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前沿动态,不仅深化了歌德在亚洲的接受和歌德研究,而且也为中德文化、尤其是亚洲国家相关文化之间的切近交流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