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皇家历史学会主席彼得•曼德勒教授来我校讲学

发布时间:2015.04.10发布者:梁晓雪浏览次数:137设置

2015324日,应上海外国语大学英国研究中心邀请,英国皇家历史学会主席、剑桥大学历史系教授彼得•曼德勒(Peter Mandler)来上外访问并做主题演讲。上外党委书记姜锋在虹口校区会见了彼得•曼德勒教授。彼得•曼德勒教授还接受了英国研究中心的专题采访,并为松江校区师生做了题为“英国大学人文教育的历史思考”的讲座。

姜锋与曼德勒教授深入交流了中国、德国、英国等欧洲国家以及美国的教育发展历史与现状,尤其对各国间的高等教育模式进行了比较与讨论。姜锋介绍了上外的办学理念、学科优势和研究特色,他指出,上外正在利用自身学科优势和研究特色,整合资源,推进对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动态的研究,英国高等教育是上外学术研究关注的重点之一,学校非常欢迎与英国高等教育界的学者和研究者进行交流。

随后,彼得•曼德勒教授接受了英国研究中心的专题采访。采访中,他介绍了英国教育体系的构成以及发展历程,阐述了英国人文教育的理念是如何在这一体系中得以体现,并深入分析了英国历史教育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等问题。

当晚,彼得•曼德勒教授为松江校区师生做了题为“英国大学人文教育的历史思考”的讲座。讲座亦是“英华人文系列讲座”第六十一讲,由英语学院王欣教授主持。

曼德勒教授从英国历史的发展展开,分析了伴随世界历史演变英国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历史,以及每一个发展阶段所处的社会情景及其背后所隐含的政治理念。要谈英国的高等教育就必定要从高等教育慢慢开始发展的战争时期讲起。曼德勒教授首先谈到二战前后英国接受学校教育的人数变化。二战前,仅10%的青少年可以在私人学校接受教育,他尤其强调,当时的高等教育还未推广,私立学校(privateschools)仅是有特权阶层家庭才可承担让孩子接受的高等教育,这也就意味着,当时英国的教育是一种“贵族教育”。“而到如今,近一半的人都接受了高等教育,这是怎么发生的呢?”他认为技术专家制(technocracy)、民主制度(democracy)、“唯才是举”制(meritocracy)是教育扩张的三个主要因素。

他将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世界历史紧密连接。他强调,教育系统的改变是长远之事。他列举了1940年到1999年的诸多数据进行了准确的横向与纵向的比较,对比了在欧洲各国的教育实行情况。他谈到,在1983年之时,英国将大众教育时间提高到了九年,相对于其他国家稳居欧洲第一。但是纵向来看,英国的大众高等教育又是呈现一个“拱形”线条,线条“上坡”的原因是40年代的之后政治领域内关注大众教育,积极推动建设,比如说建立了很多的学校,大致分为文法学校(grammar school)、技术学校(skill school)和现代学校(modern school),此外,战后很多地区当局也开始设置更多的综合性大学。大学的增长和人们对孩子的教育意识的上升也是促进大众教育发展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在1950年至1960年左右,由于特权阶级的推动,更是形成了高等教育的一个高峰。而之后缓慢下降并不是大众高等教育没落了,而是基于个人意识的因素,如父母由原先对于孩子掌握技术而寻求好工作的期望不只寄托于大学教育,对于青年人来说选择权则更加广泛。

曼德勒教授随后提到了有关英国高等教育的6个报告,他着重讲解了其中的Robbins报告。Robbins的理念是希望通过高等教育发现更多的天才,他认为,凡事能依靠自己的能力的人都有机会进去大学学习,因此,大学会既稳定又缓慢地增长。政治家们基于劳动力需求及政治目的肯定这份报告并且建立新的教育体系。但之后,政府却不能控制其发展,只能抬升高等教育的标准。于是于1960年至1999年,实行了教育系统的改革,以寻求掌握高科技的劳动力。而这一切势必依赖科学学科。曼德勒继而讨论,由于在高等教育上性别差异的逐渐消失,美国与英国女大学生在专业选择上的不同,讨论人文学科的上升趋势,从侧面展现了科学学科与人文学科的较量。

讲座最后,曼德勒教授与学生进行了互动交流,就学生提出的关于英国与美国等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对比以及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之争等问题,作了富有启发性的回答。(英语学院)


返回原图
/